刍议区域经济中的交通一体化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彭海洋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公路管理段内蒙古赤峰024000 )
摘要:通过分析区域交通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制约内蒙古自
治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因素,试图寻求解决途径,实现我区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
展,希望本文涉及的内容有所裨益。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一体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2005 年11 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纲要的第五
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明确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思路。坚持实施推
进西部大开发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属于
国家新的区域格局中的西部板块,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产业分工趋势显现,
地区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逐步形成了呼包鄂地区,东部“两区一带”,西部地
区,满洲里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等经济发展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
发展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各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城市之间,
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交流密集度不断加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形成,
对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必然性
1.1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对运输的要求不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区
位与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问题。在区域经济的萌芽之时,区域交通作为区域经
济的物质依托被赋予了新的要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各区域依托自身的资源、
环境、人力等因素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经济发展要求,需要与其他区域的广泛联
系,这样就促成了区域一体化。作为区域一体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区域交
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给区域内各地区和部门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对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化产业层次、缩小地区及城乡差距等方面
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区域交通的一体化,并
且作为物流支撑,其作用逾显重要了。
1.2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
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落
实科学发展观,交通运输业也必然要转变增长方式,也就是说交通运输业不仅要
满足基本交通需求增长对交通供给量扩大的要求,还要按照资源节约以及安全、
舒适、便捷的要求,扩大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
以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讲,区域交通一体化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区域交通一体化对区域内整体统筹规划,整合有限资源,使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打破原有的行政分割,实现跨界的综合性行动,并贯彻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
区域交通一体化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集中优势力量发
展经济。
2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区域交通一体化主要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
交通运输资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
打破行政界线、部门界线、地域界线,推动区域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以提
高区域交通运输总体效益和服务水平的动态过程。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应该包括
交通运输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和交通运输管理一体化三个方
面,并具有区域经济的地理特征。具体来讲,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含义应有多
重:第一,是指区域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二,是指区
域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整合关系;第三,是指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区域
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的大系统;第四,是指对区域交通运输的
综合管理调控,也就是对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做到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在
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述几种意义的一体化概括为“交通运输一体化问题”,包涵
网络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制度一体化等内容。
3 当下我区区域交通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上缺乏改革和创新
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目前的交
通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体制和机制也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
客观要求,必然阻碍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从全国的交通运输总量来看,
已明显不足,而自治区的交通运输量更是欠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客观上直接导致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滞后,使区域内合理
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挥。城乡差异造成城市与农村交通运
输业的二元结构;由于管理权限的不合理分割,造成重复管理、交叉管理、管理
混乱、不到位等情况普遍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统筹。
3.3 东部盟市的交通建设发展还很欠缺
近年来,自治区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进度,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总
量的快速增长,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显著提高。自治区交通建设取得了
较大成绩,但东西部的发展还不平衡,西部地区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盟市之
间快速通道以及各盟市通往西北、华北各省的快速通道均已建成,而东部地区与
东北三省的快速通道还未建成。因此,要加快东部盟市分别通往东北三省的快速
通道以及东部盟市与西部地区的第二通道建设,使东部盟市与东三省的联系更加
便利、快捷,推动早日建立我区东部与东三省的协调机制。
4 如何推动我区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4.1 促成交通基础实施的完善,依托均衡东西部地区差异
以资源和区位条件为基础,依托交通干线、中心城市和口岸, 促进新农村、
新牧区建设,着力对农村牧区的基础实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对相对弱势的地区的
投入,通过均衡自治区的整体交通基础设施的力量,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公路等级,改造提升铁路运力,增加机
场和航空支线。公路主要围绕呼市至东胜、赤峰至朝阳等区内通道、出口通道、
口岸通道、农村公路、国边防公路及运输站场建设,全面提高路网密度和等级,
形成干线公路网络及与周边省区快速直达的公路运输通道。
4.2 加强资源整合优化配比,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
我区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区域,其中的各区域有自身的特点。呼包鄂地区集中
着以煤炭、乳制品、羊绒、稀土等资源为龙头的农畜特色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东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草场和林业,肥沃的黑土地,煤碳化工有色金属冶金业,
西部地区的农产品基地,绿色的风力能源,有色金属的矿储备等。这样特色鲜明
的格局,需要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形成资源共享,通
力协作,共同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江龙.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J].国土经济,2002(2)
2、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9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3、王建聪,魏发辰.公路运输企业技术创新的充要条件和发展趋势[J].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46—49.
4、鲍海君,政策供给与制度安排:征地管制变迁的田野调查——以浙江为[M].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刍议区域经济中的交通一体化——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作者: 彭海洋
作者单位: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公路管理段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 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 2014(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jsllyj201408258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