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一) 代表作 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长三角地区的经验证据[J]. 华东经济管理,录用待刊. 2. 区域协同发展与城市绿色创新绩效——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录用待刊. 3. 地方科技政策组合特征对产业创新的影响——以四川省为例 [J]. 科研管理, 2023, 44 (12): 115-124. DOI:10.19571/j.cnki.1000-2995.2023.12.012. 4. 欧洲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创新[J]. 科技创业月刊, 2024, 37 (04): 76-85. 5. 数字经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24, 38 (10): 25-35. 6. 同源异流?基于IAD框架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效果差异化机理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 (21): 24-31. 7. Prejudice, Does It Exist or Not?Consumer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Minority Entrepreneurship[J]. Frontier in Psychology.11:2180.doi: 10.3389/fpsyg.2020.02180. 8. 中国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研究[J].软科学,2021,35(10):22-30. 9. 地方政府创新政策工具偏好测量——基于四川省政策文本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1-10.[2022-11-11]. 10. 区域创新的驱动因素组态与路径识别——基于中国31个省份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7):75-86. 11. 国外乡村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02):115-125. 12. 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J]. 2021(09):108-113. 13. 中国绿色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 2021,41(10):76-86. 14. 灾害情境下韧性与创业意愿的实证研究——基于汶川地震十周年调查[J].科学学研究,2020,38(08):1428-1435+1480. 15. 成都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J].决策咨询,2022(05):23-29. 16. 我国职务发明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9,32(04):11-15. 17. 政策科学中的叙事政策框架及其研究前沿[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33(02):11-20. 《人大复印资料》2019年第9期《公共行政》全文转载;微信公众号“政治学人”2019.12.01期封面文章转载. 18. 基于倡导联盟框架的中国高校职务发明政策变迁机理[J].中国科技论坛,2019(02):126-134. 19. 经济产业分类的演化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7(14):5-9. 20. 中国旅游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2):249-252. 21. 中国林业绿色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7(01):69-73. 22. 中国建筑业绿色增长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4):582-588. 23. 中国渔业绿色增长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04):390-396. 24. 国外“绿色增长评价”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3(05):75-84. 25. 创新驿站企业需求挖掘的技术评估方法[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06):609-612+619. 26. 创新驿站技术成果的社会推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09):15-18. 27. 基于技术需求挖掘的创新驿站田野调查方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09):99-103. 28. “The Rise and Fall of Circular Economy” [J].Published December 2014 by the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二)科研项目 1. 2022.09-2024.12,“双碳”目标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治理的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2. 2017.09-2018.09,四川省绿色增长的程度测度、地方策略与政策模拟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主持; 3. 2021.03-2022.03,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乡村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机理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项目,主持; 4. 2021.09-2023.12,四川省“5+1”现代工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主持; 5. 2020.05-2021.1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定位研究,中国工程院项目,主持; 6. 2022.06-2023.06,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和主要路径研究,成都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 7. 2020.06-2021.06,乡村振兴战略下成都市乡村产业发展的政府科技支撑作用方式、作用机理及政策优化研究,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 8. 2017.04-208.12,中国区域经济绿色增长评价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主持; 9. 2022.04-2023.09,“双碳”目标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产业绿色治理的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一般项目,主持; 10. 2020.07-2021.07,沱江流域经济产业绿色发展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年度一般项目,主持; 11. 2019.01-2020.01,基于SPOC的混合式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设计与质量提升探究,西南交通大学教学与改革一般项目,主持; 12. 2021.05-2023.05,四川省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绿色发展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公园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3. 2021.08-2022.08,四川省生态退化地区县域绿色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4. 2021.06-2022.06,美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乡村振兴的问题与经验研究,四川省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美国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5. 2021.07-2022.07,四川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6. 2021.06-2022.06,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下基层监察委员会反腐败职能履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7. 2021.09-2023.09,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省农业科技政策组合对乡村创新的影响及政策优化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项目,主持; 18. 2021.04-2021.08,优化提升成德眉资同城化营商环境研究,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委托课题,主研; 19. 2021.07-2022.03,资阳市2021年度营商环境第三方优化提升项目,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研; 20. 2021.08-2022.05,泸州市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服务项目,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研; 21. 2021.09-2022.01,加快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研; 22. 2021.12-2023.1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同城化研究,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主研; 23. 2022.03-2022.12,川南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宜宾产业链布局研究,中共宜宾市委宜宾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研; 24. 2021.11-202.12,基于QCA的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主研; 25. 2022.09-2022.12,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四川产业技术突破发展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研; 26. 2021.06-2023.06,提升四川省营商环境竞争力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主研; 27. 2021.01-2021.12,四川省科技技术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主研; 28. 2021.04-2021.12,四川省推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制度研究,四川省人大2021年度重点课题,主研; 29. 2020.12-2022.12,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突破性政策研究,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主研; 30. 2020.12-2022.1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同城化优化研究,四川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参与; 31. 2019.12-2020.01,四川省“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四川省软科学项目,主研; 32. 2019.04-2019.12,面向2035年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主研; 33. 2019.09-2020.08,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存量、结构、特征和发展形势研究,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主研; 34. 2019.01-2020.01,四川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研; 35. 2019.05-2019.12,“5+1”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研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托项目,主研; 36. 2018.02-2019.01,四川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服务基地建设,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研; 37. 2018.07-2019.06,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研究,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研; 38. 2018.12-2018.12,四川大院大所创新驱动地方发展的研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托项目,主研; 39. 2017.11-2020.10,四川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学校参与外单位主持纵向项目),参研; 40. 2017.11-2020.10,四川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示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 41. 2017.12- 2018.02,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情况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委托项目,主研; 42. 2017.01-2017.12,四川省十三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与行动研究,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研; 43. 2016.12-2017.12,高校教师“双创教育”培训情况及成效调研,其他人文社科项目,主研; 44. 2016.05-2018.05;精准扶贫背景下四川民族地区农民创业行为及扶贫机制研究,四川省教育厅社科规划和委托项目,主研; 45. 2017.01-2017.12,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验进展与经验研究,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托项目,主研; 46. 2016.12-2018.12,中国西南地区高校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建设,其他人文社科项目,参研; 47. 2014.08-2015.08,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IRE: Developing Low-Carbon Cities in the USA, China & India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cross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 Public Affairs.”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nu Ramaswami, Marian Chertow, Patricia Romero-Lankao, Armistead G. Russell, and Christopher M. Weible,参研; 48. 2014.09-2016.09,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主研; 49. 2011.01-2013.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项目,“企业加速器网络治理结构及其对策研究”,参研; 50. 2011.03-2013.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创新驿站分布式治理研究”,主研; 51. 2012.05-2013.12,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创新驿站发展评价研究”,参研; 52. 2009.05-2011.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企业加速器的运营研究”,参研; 53. 2008.01-2010.12,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基金,“创新集群评价研究”,参研。 |